蒋乐志,别署海印居士,琅琊临沂人。蒋君英骨秀气,豪迈洒脱;乐志垂颖,洒落毫素,夺人眼球,动人心魄。书者仁智,乐蒙山沂水,山水之间笃志在其所好;观者可味其法书阴阳之变,动则同参坐隐之玄妙,静亦能体察行藏之趣旨。
『琅琊古城秀,沂州圣贤多』,临沂自古美名远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临沂历来素与书法结缘,名家辈出,成为我国书法的重镇名城。王羲之一代书圣龙凤姿,颜真卿庙堂忠臣铮铮骨,两位不同时代巨擘的扛鼎之作《兰亭序》和《祭侄稿》将千年的书法史脉前后完美接续、发扬光大致其绵延至今。书圣故里洗砚池蜿蜒而出的流觞曲水,逶迤倾诉着书史的千古美谈佳话、勾留倒映着城市的文墨古今往来、脉动演绎着河上骚客的聚散离合故事。
生于斯、长于斯,承临沂山水滋养的蒋君自幼书画才艺颖悟过人,加之庭训极为严格,龆龀之年即有臂悬秤砣而书打下结实的童子功。少有才名的他未敢蹈仲永覆辙,深知艺无止境,决心以学养艺、以艺显学。大学国画专业毕业后,默默在漫漫修远的书学之路上下求索。蒋君志学经年,曾经宿墨飘香小楼,纸笔相伴自成一统闭关修炼;也曾与时追风,敢于走出自家苑囿,向书坛前辈求教切磋,磨砺精进技艺。求诸己、一日三省,艺海作舟但求无退;求诸人、借镜取范,以期博闻强识、开阔胸襟。从2005年开始,如有神助,蒋君在国内各大重量级展览赛事中皆有斩获,披靡之势当时书坛几无人可匹。硕果累累的他,因此还被同道羡慕戏称为『获奖专业户』。
蒋君学古不泥古,厚古不薄今,转益多师,在艺苑中一枝独秀占一席之地自是情理之中。在诸多奖项光环的笼罩下,凡庸肤浅如我之辈可能就要欣欣然沾沾自喜,坐收名利滚滚而来。继而个人膨胀,得意忘形,止步不前。如此急功多欲者,当今可谓熙来攘往,俯仰皆是。就在声望日隆,物议纷披,尘嚣甚上之时,蒋君却出人意表,悄然淡出人们视野,回归故乡山师学府。他杜门谢客,师从宋丰光先生深造沉积。蛰伏数年,书画界都寂寂无闻其音讯。硕士毕业后,当蒋粉拥趸们奔走相告蒋君再度出山的消息时,哪知他再次毅然精进求学,2010年负笈北上,拜伏于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门下攻读书学博士。
京城物阜民丰、歌舞升平,但繁华都市的五光十色并没有使蒋君迷眩。在京研读期间,蒋君虚心求教于欧阳中石、叶培贵等先生,并得到业内诸位方家贤达的赏识和认可。他充分利用首都天下归一的文化资源区位优势,终日汲汲于学问之书海,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同时心无旁骛地溺思毫翰、浸淫书画之技与道。读硕博六载,其书风渐变,学问之气发乎中、形于外,郁郁勃勃。蒋君苦心孤诣,励志求学经历可资印证东坡居士论作字之法以为『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的书论;或更可比我国东南方毛竹的神奇生长方式,即由笋成竹后头四年,蓄势广植数百平米的根系。从地表看,四年几乎未见其成长。从第五年起却暴风成长,日均长高三十公分,六周后森森然参天挺立。
《易》革卦曰:『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君子豹变,其文蔚也。』《书谱》亦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窃以为,蒋君的学书之法恰是他广纳厚积致其君子书风养成的豹变过程——处江湖采风得其质、居学府求道得其文。文质相安,各得其分,而后君子。蒋君天赐禀赋,才艺卓荦却不恃才放旷;为人真诚友善,待友宽和无私;古道热肠,仗义疏财,常资助友人。与同道兄弟姊妹论书谈艺时,于己从不自居高位,不拘成见、虚怀若谷;待人都是坦诚布公,敢度金针与人,毫不吝惜将自己对书艺的独到见解和超人领悟与众分享。蒋君爱酒嗜酒,故旧相识皆知他酒名如书名。酒后方知其真性情:酒场慷慨、酒品上乘、酒德高尚。作为后学的我,因酒结缘得识蒋君,相见恨晚。他亦师亦兄亦友,对我多有点拨提携。相识相悦时日虽短,知音觅得,我生有幸。蒋君博士毕业,离开北京荣归还乡,为家中令大人报效其拳拳赤子孝心。我亦感念蒋君风神超迈、倜傥英姿,故不避鄙陋,作文以记之。不知何时再能与君把酒言欢,『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