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山师门下向社会各界朋友拜年,致以节日的祝福!
添加时间:2015-02-08    阅读次数:17347


山东师范大学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60多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办学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50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709月,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4月,迁回济南。1981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办学条件完备 目前,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约258.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74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等41个国家级省级以上研究培训机构。图书馆藏书400.74万册,数字资源量60TB


学科门类齐全 现有25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22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1个。2012年,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化学、植物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2012年)中,18个学科参评,11个学科进入前50%,是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目前,有全日制学生35300人,其中研究生4994人、留学生191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1022人。


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青州市办学,现有学生3118人,教职工118人,开设35个本专科专业,培养5届毕业生5000余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师资队伍精良 现有教职工2329名,其中专任教师185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61人,正高级职称378人、副高级职称704人,博士生导师153人。有3名双聘院士。8人次入选全国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8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6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512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9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学校领导连续四届当选山东省委委员。1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先后10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入选国家优青。


教学成果丰硕 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科研实力雄厚十一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3000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10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获得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以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300余项。主办6种学术期刊。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教师教育特色鲜明 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是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牵头单位。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


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94所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有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个。在韩国、肯尼亚、美国、巴西合作建设孔子学院4所,是全国省属高校和师范院校合建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


育人质量过硬 建校以来,培养31万余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许多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搏击商海的企业家。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示范点等,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近年来,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有8人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级先优称号。学校女排连续7次获中国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和超级联赛冠军。


美术学院前身艺体系成立于1950年10月,是山东省最早设立的高等艺术教育单位。1951年秋,艺体系分为艺术系和体育系。1993年1月,艺术系分为美术系与音乐系。2003年11月,美术系更名为美术学院。学院在发展规模的同时重视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美术学学科教学规模与层次完整、师范美术教育研究人才集中的单位,是教育部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十年来,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学院的办学规模、层次、质量等发展迅速,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正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71%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8人,研究生170人。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和摄影3个本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等5个硕士学位点。设有艺术学研究所、影像艺术与传媒研究所,以及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艺术设计、摄影、理论等6个教研室。1993年,美术学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个艺术类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批准设立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美术学被评为山东省人文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艺术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6年,艺术学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美术学被评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院长孔新苗教授被聘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学院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取得可喜成绩。近十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艺术研究课题、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材编写课题,以及多项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9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篇,获国家级美术作品展奖30余项。学院培养了一批在全国、全省著名的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艺术管理人才,为全省乃至全国美术教育及艺术创作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合理定位,加强制度创新,体现人文关怀,创建和谐发展环境。近十年来,学院先后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组织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03年,学院荣获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多人次被评为全省高校和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30余人次先后获国家级奖励。其中,1人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1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5人获国家奖学金。获省级奖励1000多项。其中,1人作品获泰山文艺奖二等奖,6个班集体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28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8人获十一运优秀志愿者称号,23人获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3人获省政府奖学金。


脚印闪烁着探索的光芒,旗帜舞动着理想的辉煌。宏伟的目标激励着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借力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