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宾教授、张望教授做客新华网谈美术作品收藏的趋势



张宏宾教授、张望教授做客新华网谈美术作品收藏的趋势


2014-02-02   新华网山东频道


【主持人】:各位新华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新华访谈。我是主持人鲁璐,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了张宏宾老师和张望老师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张宏宾老师是旅美画家,是60年代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壁画专业工作者,七八十年代在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授、系主任。1987年,应邀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任教,并定居在美国至今。张老师,给大家打个招呼。


【张宏宾】:(各位)网友大家好,我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主持人】:张望老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学术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欢迎张望老师。


【张望】:谢谢。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收藏本身其实它的意思就是收集、保存,但是我们今天请到了两位老师,更多的是从收藏、保存之外的一个意义上来聊这个话题,也就是它的投资价值。大家现在对艺术品的一个投资价值也是更加关注了,我想请张宏宾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现在中国收藏界的一个现状。


【张宏宾】:这个问题很好。我是1987年出国的,近几年常回来。我发现这将近30年多中,中国的艺术收藏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国的书画达到一个空前的繁荣。可以讲在全世界看来,中国的艺术市场是最繁荣的。当然这里边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咱国家强大了,人们开始关心文化,因为中国毕竟有几千年的优秀的文化传统,这里面的话,就是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也重新认识文化。人们觉得艺术品是最具有保值价值和升值潜力的。当然这是最可喜的现象,因为我感觉近一二十年,对中国艺术家来讲,是非常宝贵的一段时间,也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特别是中国画也达到一个空前的繁荣。这里面的话,就是如何鉴定、如何收藏,就成为一个问题。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刚才张宏宾老师也是从一个国际的高度,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中国画在国际的一个层面上,整个收藏界的现状。我们接下来请张望老师来讲一讲,作为在国内长期发展的画家、艺术家来看整个收藏界的情况。


【张望】:刚才张老师谈的这观点我非常赞同,的确,近20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非常繁荣,这也确实有益于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个民生的提高。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喜欢艺术,喜欢文化,这也是大势所趋。总体来说,就是这几年发展的非常繁荣,人们对艺术品的热爱非常积极。尤其是山东,大家都知道,山东是一个文化大省。一个重镇,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集散地了,它形成一种规模了,形成一种中心的地位。


【张宏宾】:而且随着时间,我发现普通民众对于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是在不断提高。而且现在我就发现,包括有很多乡下的老太太都在谈笔墨。这是我感到很惊奇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就是整个文化氛围是比较好的。


【张宏宾】:对,氛围非常好。


【张望】:当然这个市场的形成,也经历过几个阶段,起起落落几个阶段,但总体来说,这个发展势头还是比较迅猛的。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应该这个市场的热度还是不断的在攀升。说明了一个是市场本身成熟度不断增加,再就是人们的欣赏或者是把握的、投资、收藏的方向可能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合理,或者越来越理性,总体是这样。山东市场还是保持了一个中心的一个地位。


【主持人】:张望老师刚才说到了在山东收藏的一个状况,我想问问张宏宾老师,在国外中国画收藏的一个情况是怎样的?


【张宏宾】:现在的话,就是中国画越来越受到国外的关注,当然过去中国画在收藏方面,之所以受到影响,是因为中国穷,就是不保值。就是说画收藏家收藏起来了、买了,但是在卖的时候,常常就卖不到原有的价钱。


【主持人】:就是没有升值的空间。


【张宏宾】:对,因为我们国家当时国力不行。现在随着中国的繁荣和强大,现在很多中国机构也在国外收购流散在海外的艺术品。这样的话,中国艺术品的升值空间增强了。因此中国画越来越受到关注。当然中国的传统绘画,像过去的画家,像石涛、八大,这些人的画,海外一直给予极高评价。就是他们的画在各国博物馆都有陈列,而且海外人士对于中国传统还是非常尊重的,甚至说他们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我想中国艺术品在海外的收藏会越来越热。


【主持人】:我从张宏宾老师刚才讲的这段话里能感觉出来,张宏宾老师在国外的时间比较长,他切实体会到了这么一种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国家的强大,才让我们的画家在国外的地位也是更加的重要。


【张宏宾】:是。也还有些问题,比如现在在当代的中国艺术在海外的收藏,我觉得还没有形成气候。这里边的话,当然就牵扯到很多问题。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代的中国艺术尽管是出现了很多很多艺术家,但我们的作品还是有些浮躁和粗制滥造。另外就是传统是非常好的,但是一味的固守传统,不求创新,我觉得也和世界的整个潮流是不相符合的。


【主持人】:张宏宾老师提到了一个创新精神,我觉得张望老师这方面真的是很有话要讲。最近张望老师也是在试验很多创新的东西,尤其是在自己的绘画创作过程当中。


【张望】:是,刚才张老师说的这观点,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对于中国画概念。因为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对我们传统艺术情有独钟,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传统艺术形态真正的推到国际舞台上去,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艺术。了解中国艺术就是中国画,我们就是本土的这种文化的一种现象。现在就是这个问题,当然古代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原有的东西、好的东西,传统优秀的东西可能已经被世界所认可了,问题是这样,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我们作为一个现代、当代中国人,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画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就是说原有的传统文化确实给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这个贡献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我们现代人,我们现代中国画家需要做什么?需要把我们中国画传统的东西,纳入世界文化的大格局里边去,我们要更开放的一种姿态去面对我们的传统,有一个创新的精神。这样的话,我们的艺术才能真正的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主持人】:对,也就是说继承的过程,不能单单的是保存之前的文化,一定要加进自己的东西,融合当今世界的一些潮流性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的适应整个的发展。


【张宏宾】:对,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人说是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总是一波又一波的不断前进和推动,凡是不断重复的这种时期,就是绘画衰落的时期。我们发现在美术史上有一种规律,就是任何新的高峰,都是对前一个高峰的变革。我觉得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家来讲,就是如何引领把中国艺术走向更现代的形态,这是一个很艰苦、很重要的任务。


【主持人】:张宏宾老师也是给我们梳理了一下整个当代艺术的一个状况,从古至今,然后现在面临的一些状况。但是我想更多的朋友他们想到收藏的时候,更想知道的是一个画家的作品,他怎么样来判断它是否具有收藏的价值所在。


【张望】: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画家思考的更多一些,因为我们每个画家,有责任心的画家,可能更多的是在追求自己的艺术,就是更希望自己的艺术走的更高一点、更纯粹一些。当然市场就是这样,因为市场的受众人群,他很多并没有学过艺术,或者他虽然热爱艺术,但是他对艺术的规律或者说画家的真正的追求,可能还是有一点偏差的,或者有一点不是很了解的。我觉得这就需要市场,目前我们中国收藏界的市场,和画家的艺术追求之间,还是有一些脱节,或者有一点不太协调的一些东西。比方说刚才谈的这个话题,中国画的创新,现代画的趋势。但是往往在收藏界,尤其是对这一部分的画家的东西和作品,往往是被忽略的,或者是在接受起来,可能确实有一点难度。为什么它有难度?因为它可能更专业化,更艺术的标准去衡量那东西。这可能作为一般人来说,可能就是不太了解了。所以在这个市场运作当中,或者整体的感觉上,我们传统的东西或者是我们常见的艺术形态,更容易被接受。往往那种有创新精神的,带有实践性的、带有前瞻性的一些作品,或者一些画家,往往是被忽略了,或者重视还不是很到(位)。


【主持人】:就是艺术家是走在收藏家的前面的。


【张望】:对,应该是这样。我觉得中国这个市场,如果是再成熟或者再发展的话,应该是有更多的人去参与这个讨论。比方说一些理论家、一些有责任心的理论家,他们也可以去参与。因为我觉得现在就缺少这个环节,就缺少一个评价和判断的一个体系。就是说在收藏界,现在为什么显得有点混乱。就是这个评价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科学,也不是很准确,大部分就是靠一种自然生成的一种现象。


【张宏宾】: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话,首先是如何鉴定和评价一幅艺术品,就是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好的标准应该在哪里。我觉得一个好的艺术品或者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有三条标准,第一就是他的作品从技术上,因为艺术品它毕竟有个技法问题,技术的难度的大小,这里边包括这个画家的技术,就是基本功如何,笔墨达到什么高度,他作品不是一般任何人都能创造出来的,它有一定难度。这个难度和简和繁没有关系。


第二条,我觉得就是创新的程度。从西方来看的话,看一件艺术品主要看是不是你画的,每个人必须要也自己的面貌,西方人不会看你是谁谁谁的徒弟,你是谁谁谁的学生,他是看你的面貌是什么。其实中国美术史也是这样,比如齐白石就经常说,我自家家法,我自己的家法,自己的方法,所以创新的程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区别一个好的艺术和一般的艺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所以如何有创造性如何不同于别人,而且能够从视觉美术上提出自己新的创造,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第三条,就是中国画,其实也不光是中国画,就是境界的高度。当然这个境界要说起来的话,会说的很长,就是说它得包含着他的文化的含量和艺术家思想的高度,就是透过画能够看到一种画外、画里边所深刻的含义。当然这是我概括这么三点。


【主持人】:张宏宾老师也是说了三个层面,最最基础的、技法层面的基础要好,再有就是有创新精神,再有就是看内涵的角度了。张望老师。


【张望】:我结合张老师这个话题谈一下,刚才张老师谈到的一个,就是说一些艺术家当然需要一个定位,他是一个优秀的还是一般的、还是差的,另外就是这个作品确实有区别。我们下一步的市场,我觉得应该调整,原来我们就是只是简单的以尺寸论,好多都是几平方尺、几平方尺,就简单的用大小来衡量这个画的价值,实际上不是这样。当然这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就是看看这个作品本身的艺术的含量,或者它的水准怎么样。我觉得希望将来收藏界走到一个什么?合理和理性的道路上,就是以这个画的质量论英雄。就是我们投资也好、收藏也好,收藏精品,就是一个画家的东西,也要收藏他的代表作,或者是他的精品力作,或者他有创造价值的作品。这样的话,它将来升值的空间就更大。因为好多东西是要经过历史检验的,不是说你现在怎么样,有的人炒作,它现在炒的很火,它不一定就是真正好东西。 好东西一定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它确实是精彩的,是高的东西。


【主持人】:也是更加注重作品本身,而非艺术家自己的名声。我也觉得艺术品不应该用一个能够衡量的东西去裁定价格。


【张望】:因为在中国名有很多因素,还有夹杂了好多不是艺术的成分的名。当然这里边就是说我们作为画家来说,希望是什么?希望就是投资者也好、收藏家也好,市场也好,对真正有艺术追求的,或者有艺术观点的,比较纯粹的这些人群或者艺术家的东西更加关注一些,就是我们理解到他们追求的那种价值。


【主持人】:张宏宾老师,您长期在国外,我很想知道您觉得作为一个收藏家的话,怎么来把握中国画的收藏方向?


【张宏宾】:其实刚才我们已经提到,就是说首先我觉得还是要收藏好画,收藏一个艺术家的精品,我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主持人】:对,很多人去收藏一幅作品,也是更多的看中它的升值的空间,就是把艺术品作为一个投资品来做。


【张宏宾】:因为好的艺术品,一定会升值。就是说因为好的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我觉得往往好的作品都是一样,因为随着艺术市场的繁荣,就会对画家来讲,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因为艺术品毕竟要变成商品,多好的艺术品它也毕竟是商品,但是一个艺术家的画,你不能完全为钱而画画,要为自己的责任来画画。就是一方面要考虑到市场,但是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责任,要创作出不愧于良心的绘画,创作能够真正在有艺术价值的绘画。


所以这里边的话,当然我们要看到现在的画,整个中国的收藏界在艺术品位上不断提高。但是毕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假画也出现了很多。而且包括很多作品的格调不高,也卖的很高的价钱,甚至出了天价,我感觉到都是蛮奇怪的事情。我相信今后会逐渐逐渐的好起来。


【主持人】:现在很多电视节目也是非常关注艺术品的鉴赏,但是我感觉刚才听了张宏宾老师的话,会感觉更加的侧重面是在鉴,而没有赏这个字。就是鉴定它是真品还是赝品,大家老百姓的层面也都停留在我能拿到一幅真画,这就感觉心里有底了,但是没有从艺术本身的角度去了解这个东西。


【张望】:这个可能还是作为一般的爱好者的一个普遍心理,他考虑这个东西的价值,这个价值还不是艺术价值,是商品价值。我觉着怎么样去收藏?我觉得其实跟画家的群体是对应的,我觉得画家群体,比方说现在中国画的领域,画家基本上分为三个类型,一种类型是什么?就是固守传统类型,就是基本上他的画风、他的追求,是继承的东西,就是继承传统,基本上没有新东西,完全是模仿传统某个画家或者某个阶段的东西,这样的画家可以说是非常多的,这是一部分。第二部分是有一部分的有点中西结合,或者是有点新东西,就是所谓主流,咱们现在就是说主流群体。还有一种群体,就是属于创新的,属于走在系列前沿的一些有探索精神、有创新精神、有超前意识的画家群体。我觉得中国画现在也就是分这么三个类型的画家,其实在收藏界,其实也就会对应着这些画家群体去进行收藏。


另外就是我觉得我们现在,我倒是希望在收藏界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现更多的人就是对前沿艺术家,对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作为更多的推动和关注。为什么?就是刚才张老师说的这个话题,就是每个阶段的艺术的成长和变化,更多的是依靠这一部分画家。


【张宏宾】:刚才张望先生这一点我很同意,我觉得中国画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现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传统多么优秀,这个问题古人早已经证明了,包括在国外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会陈列着我们祖宗的东西,从青铜器一直到明清绘画,都有。我们缺乏的是当代艺术品的高度,中国的艺术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创造对得起祖宗的当代中国艺术品。所以我希望收藏家也多能从这种角度去关心和注意如何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主持人】:我觉得张宏宾老师也是给所有的收藏爱好者,包括收藏家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不要更多的去关注市场本身,不要更多的关注市场的现状,而是能够潜心从艺术的角度、艺术的价值,来考虑收藏这件事情。


【张望】:这个事,我也是作为一个画家,我也有体会。当然现在的经济大潮或者收藏大潮影响下,每个画家都会多多少少会受到市场的一些影响,包括我在内,也经历过这种过程。但是静下来思考一下,确实就是说我们每个画家有责任心或者有担当的画家,还是应该调整到你的艺术追求上去。其实你的东西好、有价值,你的东西早晚会被承认。这是艺术家的一种自信,一定要有这种东西。


另外就是我觉得坚守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品位,才能够真正把中国的绘画市场引导到一个更高的或者更符合艺术规律的道路上。


【主持人】:两位老师给大家谈了这么多,我想请张宏宾老师和张望老师分别给大家展望一下中国画收藏的未来情况。


【张宏宾】:我对于中国画的收藏非常有信心,这也是我在国外将近30年的一个体验,因为我从80年代到海外以后,也一直在和西方的艺术品市场在打交道,我也亲眼目睹了西方现代艺术近30年当中一个巨大的变化。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我觉得还是要从自己民族的传统,从民族共有的审美特性上去关注中国艺术。所以我近几年也选择了用中国的宣纸和中国的毛笔来进行绘画。我觉得随着中国国家的强盛和中国艺术的真正繁荣,我觉得中国画会有一个新的辉煌。因此收藏家们多关注当代中国艺术,多关注当代的中国艺术品,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出路。因为难得的是中国几千年来,这几十年的话是中国最难得的一段宝贵的时期,而且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中国画家,中国的艺术品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得到肯定,我认为这是早晚的事情。


【张望】:实际上现在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被重视不够,但是我觉得这也恰恰说明它的潜力非常巨大。因此有些东西要看到一个事物的反面,我们不要被现在的现象所困扰。实际上我相信如果国内的画家,尤其是中国画家,还是刚才张老师说的坚守中国传统那种最优秀或者最精华的东西,再以现代人的这种思想、这种意识去表现,我相信会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这种形态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一定会在国际舞台、更多的人所接受。


另外就是这几年市场也做了一下,经过一些起伏,也在不断的往前推进,包括收藏形式、推广形式,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原来就是散兵游勇式的一些小作坊式的画廊的操作方式,现在也不断的被一些大的财团、大的一些经纪公司所替代,这也是一个趋势。我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大家会找到一个更适合于收藏规律的,者更健康的一种方式。


【张宏宾】:这里我顺便介绍一下,我觉得西方的艺术品收藏他们的一些方式,在国内我发现基本上就是画廊和私人进行收藏,艺术品的评判也基本是一个标准,好比你值多少钱。西方它是两个,一个就是把艺术品归纳到商品艺术,比如现在在西方城市的街头最繁华的路段,有一些画廊卖的画基本属于这个范畴,它是为旅游者或中产阶级服务的。另外还有一些财团,他们是鼓励另外一种,就是创造性艺术,他们叫前卫艺术,就是实验性的艺术,这个最后他是进博物馆的。就是这些画廊往往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甚至一些顶楼,不太起眼,但是这些恰恰是有很实力的集团在那里进行投资。一旦这个画家的作品在这些画廊里进行展出,而且得到肯定,就会进博物馆。然后就成为一个名彪史册的艺术家。而这些作品大部分属于实验性的,就是将来会对美术史有贡献的作品,它是这么两个标准。我觉得刚才张望先生提到的,现在中国的投资方法也出现了不同形式,我希望也是更多的鼓励具有试验意义、更具有生命力、更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使我们中国的绘画真正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持人】:听完了张宏宾老师和张望老师这段话,我觉着无论是对于收藏家还是对于艺术家来说,都应该增强信心,更专注于自己内心最真诚的一些东西。非常感谢两位艺术家做客今天的新华访谈,马上要过年了,两位老师是不是也给我们的网友拜个年。


【张宏宾】:我给网友拜年,这马上进入甲午了,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和睦。谢谢大家。


【张望】:我也借次机会,马年就要到来了,祝各位网友吗年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龙马精神,万马奔腾。


【主持人】:我也代表广大网友,祝两位老师,张宏宾老师和张望老师马年成功,马年有更好的作品带给大家。


【张宏宾】:谢谢。


【张望】:谢谢。


【主持人】: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新华访谈,咱们下期再见。